包裝行業艱難度過了原材料火熱的10月,接下來11月的走勢將會如何,是業內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
在此,包小編想借助此文,來幫助大家捋一捋市場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因素,分析未來兩個月的市場運行態勢。
注意,包君昊小編自9月下旬開始,一改過去半年的唱空論調,提醒大家要準備應對原材料漲價。接下來的11-12月,包小編還要提醒大家,那些預期原紙、塑料膜等包裝原材料要大幅回調的人,很可能又要踏空了。
從2017年開始,包君昊小編已經不把市場供需平衡作為判定原材料走勢的基礎論據。原因很簡單,當原材料漲價不是主要由下游需求推動時,推動漲價的因素變成了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雙控限能、禁止洋垃圾等政策因素,以及上游企業面對銷量減少時必然漲價的新問題。
先來說說政策的因素。
供給側改革之下,上游原材料產能十分集中,定價權掌握在上游手里,發動漲價輕而易舉;經歷了幾年的冬季環保限產不僅沒有減緩,反而有愈來愈緊張;禁止洋垃圾后,國內大廠不得不高價從第三國進口廢紙漿,廢塑料母粒,因為中國是出口國,這些原材料國內根本供應不上,這就進一步推高了原材料價格;當前,能耗雙控與煤超瘋對原材料的影響,可能遠超過去任何一何政策調整,由于其引發的各行各業成本上漲,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這一輪原材料漲價沒那么快平息。
再來說說銷量減少,必然導致原材料商漲價的新問題。
供給側改革并沒有按照預期的那樣限制住上游產能,反而變本加厲,造紙、塑料膜行業產能大躍進不發不可收拾。然而,國內的消費水平早就步入了頂峰,近兩年的疫情擾動,雖然提振了出口,但對內需的負反饋效應,在未來幾年者會持續顯現出來。擁有定價權的上游原材料廠商面對銷量的減少,只能通過價格上下波動來調動下游市場的情緒,雖然這種狀況不可持續,但“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的事情,有時候真的是迫不得已。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受電力供應仍然緊張、部分原材料價格高位上漲等因素影響,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至49.2%,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續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
這一數據表明,拉動上游訂單的出口與內需兩端均在放緩,而且,新冠疫情、環保限電、大宗商品漲價等還會進一步削弱消費市場的信心。
因此,上游原材料廠商將一方面不得不炮制類似“芯片短缺賣到汽車銷量減少”的謊言來維持市場信心,另一方面則通過利用市場追漲殺跌的心理來維持足夠多的利潤,甚至獲得超額壟斷利潤。
那么,很多人會說,按照過去的規律,這一波原材料漲價是否已經到頭了呢?從塑料原粒來看,似乎已經看到了部分跡象。但對于工業原紙來說,情況卻有所不同。但包小編以為,這兩類原材料在未來兩個月大幅上漲的概率仍然比較大,這要取決于聚積在消費品購買側與消費品供給側的漲價洪水何時能沖破堰塞湖大壩。
目前來看,這一跡象似乎越來越明朗。因為,越來越多消費品價格均出現了大漲。
“十一”假期后,多個建材家居企業發布漲價通知,涉及水泥、玻璃、陶瓷、家居等領域?!白罱犙b修工長說,水泥和一些建材的漲價了。還在群里看到某瓷磚品牌方的通知,原來預訂的品牌瓷磚漲價30%?!闭谘b修的丁女士暗自慶幸,自己已經完成了貼磚,但后面的流程依然逃不過漲價和缺貨。
“雙十一”將至日一則“快遞調價”的消息引發市民關注:中通、圓通、極兔、韻達4家快遞公司發布消息稱,自10月8日起,在上海地區對低于實際運作成本的快遞價格進行規范。
山東青島某菜市場商戶呂先生:比如生菜、菠菜、茼蒿、比其他菜都翻了一倍。小蔥、香蔥都漲了。浙江樂清市民:最近過來買,發現菜價確實比之前貴了。四川德陽蔬菜店負責人:國慶前黃瓜在3塊5左右,現在基本上達到6塊多了。
媒體消息稱中順潔柔10月28日發布調價通知函,公司擬將中順潔柔旗下產品自2022年1月1日起進行價格調整,具體調整產品及價格將以公司負責業務近期送達的正式文件為準。
10月22日,國內炒貨龍頭洽洽食品在開盤后一小時左右漲停,報48.97元/股。午間,洽洽食品發布了提價公告。自22日起,對公司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18%不等。10月12日,“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已率先發布提價公告。
在日化領域,寶潔、聯合利華等都宣布受成本漲價的影響,將對旗下洗發、沐浴、護膚等產品進行漲價。
消費品偶樂漲價沒什么問題,漲了之后可能會回調下來,這些年大家都這么認為。但這一次的漲價似乎明顯不同了,因為過去兩年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并沒有傳導到消費端,因此,消費品漲價很可能是長期的,全局的。如果這種信息越來越明顯,會引發消費品搶購熱。如此一來,原材料必須趁熱打鐵,掀起漲價潮。
因此,11月原材料偶爾回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整體上應該是偏向上調。一旦消費品搶購熱在11月內出現,那么11月原材料沖上新高并無懸念。